名创优品连连道歉,该被原谅吗? ● 一杯奶茶炒到200元? ● 年轻人“精致抠” ● 企业招聘提出“十六不要”? ● “为罚而罚” 可休矣

名创优品连连道歉,该被原谅吗?  ● 一杯奶茶炒到200元?  ● 年轻人“精致抠”  ● 企业招聘提出“十六不要”?  ● “为罚而罚” 可休矣

● 名创优品连连道歉,该被原谅吗?

 一杯奶茶炒到200元?

● 年轻人“精致抠”

 企业招聘提出“十六不要”?

 “为罚而罚” 可休矣




01

名创优品连连道歉,该被原谅吗?

近日,名创优品再次发布致歉声明,称为曾以“日本设计师品牌”自居的营销行为而道歉,明年(2023年)三月前要完成“去日化”整改。在宣布具体整改措施的同时也强调,“名创优品自始至终是一家中国企业,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品牌。”而此次道歉,距离上次道歉仅仅10天而已。


微评

“旗袍娃娃”事件,只是名创优品形象危机的一根导火索而已。真正的问题恐怕还在于,品牌从创立开始,自信就不足,骨子里的“钙”含量就不多,进而在营销宣传、供应商合作等领域出现问题。而在以往,名创优品原本也有时间和余地及时修正。只是这些机会,如今看来,或被一一错过了。也正是这样,这根导火索一触即燃,而经过这一连串的形象危机,名创优品能否彻底反思,走出困境,也有待观察。(人民网)


02

一杯奶茶炒到200元?


8月18日,网红奶茶茶颜悦色在南京开业,一大早还没开门店铺外就排起长队。开业大约半小时左右,就因人流量过大造成拥堵,不得不暂停营业。而在部分交易平台上,可以看到该奶茶代购代排服务,代购一杯奶茶的价格最高达200元。


微评

该品牌奶茶其实也没有那么稀缺。或许它真的好喝,或许它一时真的很难买,或许它的品牌营销做得真的很好,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消费者,最应该保持的就是理性的消费心态。需要,可以买;但千万不要被某些人为营造的“潮流”“风尚”所裹挟,忘了自己的真实需求。(澎湃新闻)


03

年轻人“精致抠”

图片


犹记得几年前,“90后人均负债12万”的话题还曾占据热搜榜单。时过境迁,一些年轻人已经站到“精致穷”的对立面,“月光”“负债者联盟”不再是甩不掉的标签,他们开始热衷于省钱带来的安全感,崇尚“精致抠门主义”消费观。3个月前,月薪5000元的辣酱(网名)开始挑战“10块钱做一顿饭”。该系列视频,引来了近10万粉丝的围观,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效仿。


微评

“精致抠”也不同于苦行僧式的省钱,追求消费体验的年轻人,自有逻辑自洽的一面。省钱,不能以牺牲品质生活为代价,不等于葛朗台式的吝啬守财。与时俱新的“抠门之道”中,蕴含着追求高性价比快乐的人生哲学。青年一代更看重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从“我想要”的面子消费,转向“我需要”的理智开支,他们更注重在省钱和精致间找寻平衡点。(中国青年报)


04

企业招聘提出“十六不要”?

图片


“身高低于160的不考虑”“牙齿不齐的不考虑”“一上来就问工资多少的不考虑”“一上来就问休几天的不考虑”“一上来就问包吃住的不考虑”…… 8月17日,有网友反映湖南长沙一医疗公司在招聘护士长时提出“十六不要”。针对此事,该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是为了不浪费双方时间在线上沟通,不存在歧视求职者的情况。


微评

一次次的对企业任性招聘的吐槽无疑是对所有企业管理者的警醒——是时候把好好塑造招聘文化提上日程了。这不仅事关企业的门面,也映射出企业的管理理念,最终甚至可能会决定企业能走多远。招聘是企业与求职者双向选择的结果,一个健康合理的职场生态理应充满善意、尊重和理解。切莫让任性要求既伤了人心,也伤了职场生态!(正观新闻)


05

“为罚而罚” 可休矣

图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提出,要依法合理细化具体情节、量化罚款幅度,坚决避免乱罚款,严格禁止以罚款进行创收,严格禁止以罚款数额进行排名或者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


微评

罚款不是目的,实现对违法的惩戒震慑和教育引导,才是真正的追求。所有的地方和执法人员,若都能明晰这一点,也就不会出现“逐利执法”这种畸形情况,取而代之的是“公正执法”。说到底,民众不想看到的是,严禁以罚款进行创收,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对准病根,用更完善的法治,更有力的监督,来刮骨疗毒,护佑好社会民生。(钱江晚报)


来源: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发布日期:2022-08-22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renminshangjin@foxmail.com

海捕悬红海捕悬红商务合作

QQ:1004201016

邮箱:renminshangji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