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公安部新闻发布会全程聚焦这个关键词!---学生
>>> 公安机关联合多方力量 去年以来排查整改校园安全隐患8.3万余起
记者了解到,全国公安机关在校园周边设立警务室及治安岗亭25万个、“护学岗”15万个,选派30余万名优秀民警担任学校法治辅导员,2020年以来共排查整改校园安全隐患8.3万余起。
据通报,公安部、教育部自2019年起联合开展全国中小学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旨在用3年时间,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推动落实全国中小学专职保安员配备率,学校封闭化管理率,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学校“护学岗”配备率“4个100%”,逐步构建校园内部防控与外部防控、部门协同与社会参与、传统手段与科技赋能相结合的立体化校园安防体系。
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地已建立起警校高效联动、部门密切联动、社会广泛联动的“三联动”工作机制。
公安机关在校园周边设立警务室及治安岗亭25万个、“护学岗”15万个,选派30余万名优秀民警担任学校法治辅导员,健全完善校园周边巡防工作机制,同时,指导学校针对性加强内部安全防范建设,实现了全国涉校刑事案件八年连续下降。
公安部会同中央政法委、教育部连续多年组织开展“护校安园”专项工作。各级公安、教育等相关部门建立完善月度会商、定期通报、联合整治、督导检查、应急处置、长效保障等“六项机制”,形成了校园安全工作强大合力。
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基层组织、群防力量,深入辖区学校和百姓家庭,2020年以来共排查整改校园安全隐患8.3万余起,整治周边治安乱点2.8万余处,化解涉校矛盾纠纷1万余起。目前,全国98%中小学实现封闭管理,91%中小学配备了专职保安员,90%中小学安装了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94%的城市中小学和92%的城镇中小学设置了“护学岗”,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已提前完成4个百分百达标任务,校园安全整体防控能力水平明显提升。
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公安部联合教育部制作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系列海报”,“中国警方在线”在抖音平台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主题宣传活动,联动全国治安系统抖音账号,集中发布校园安全类主题内容,助力维护中小学校园持续安全稳定。
>>> 涉及中小学生交通事故在周末和假期更为突出
据通报,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不全是发生在上下学的路上,反而是周末和假期更为突出。
从统计看,周末两天的事故约占三分之一,暑期七、八两个月的事故超过五分之一。另外,放学时段的事故相对集中,接近全天平均水平的2倍。周末、假期和放学以后学生的监护需更加重视。
从交通方式看,骑乘电动自行车的事故占31%,骑乘摩托车的事故占30%,骑乘自行车的事故占6%,乘坐汽车的事故占12%,步行当中发生的事故占18%。
从调查来分析,骑乘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事故死亡中80%未佩戴安全头盔,乘坐汽车事故死亡中50%以上未系安全带。希望家长重视“一盔一带”作用,不仅自己要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也要让孩子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年龄较小的孩子应使用安全座椅。
据了解,在今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公安部交管局联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共青团中央少年部,发布了一批面向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主题海报,录制了“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体验课,对中小学生常见的交通安全风险作了提示,各地正在利用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提高中小学生知危险、会避险的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同时也呼吁社会车辆礼让正在过马路的学生,礼让校车,为学生出行创造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现在正值春暖花开、旅游踏青的好时节,组织学生春游务必注意交通安全。
>>> 423款教育类APP和网课平台被行政处罚
针对一些网课平台和教育类APP存在低俗视频链接、有害信息等问题,公安机关在“中小学网课网络环境专项整治”期间,共排查属地教育类APP和网课平台4900余款,行政处罚423款,责令整改1058款,下架636款。
据通报,针对一些网课平台和教育类APP存在低俗视频链接、有害信息等问题,2020年8月,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中小学网课网络环境专项整治”,全力开展网课平台和教育类APP的安全检查、集中整治违法违规网络平台、动员网民群防群治、依法打击各类涉中小学网课违法犯罪活动。在专项整治期间,共排查属地教育类APP和网课平台4900余款,行政处罚423款,责令整改1058款,下架636款,给广大青少年创造安全清朗的网络环境。同时,精心组织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主题班会、组织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
下一步,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深化治理成效,推动青少年整体涉网环境治理,切实维护教学秩序和青少年身心健康。
>>> 严打危害校园食品安全等犯罪 守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
记者了解到,公安部将部署开展“昆仑2021”专项行动,继续把危害校园食品安全以及制售假冒伪劣学生用品等犯罪作为打击重点之一,守护好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
据通报,近年来,公安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严厉打击学校及周边制售过期食品、“三无”食品、“山寨”食品、商标侵权食品等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取得积极成效。
近期,为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2021年春季学期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严防严管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公安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下发通知,对春季学期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再部署再强调。下一步,公安部将部署开展“昆仑2021”专项行动,继续把危害校园食品安全以及制售假冒伪劣学生用品等犯罪作为打击重点之一,及时受理行政部门移送线索,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坚持露头就打、打早打小,守护好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
>>> 构建禁毒防毒体系 我国在校学生涉毒案事件始终低发、少发
通过持续努力,我国在校学生涉毒案事件始终处于低发、少发。
据通报,近年来,全国公安禁毒部门与教育部门密切合作,深入推动禁毒宣传教育进学校,严厉打击涉校园毒品犯罪,构建全覆盖的校园禁毒宣传教育体系,广泛宣传了“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基本实现了“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工作目标。国家禁毒委员会制定印发长远规划,明确校园禁毒宣传教育要求,国家禁毒办会同教育部将禁毒宣传教育内容纳入《中小学生守则》、《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小学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校园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持续完善。
深入开展校园禁毒专题教育,持续开展在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五个一”活动、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禁毒辩论赛等品牌活动,创新打造面向青少年的新媒体禁毒宣传教育载体,建成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吸引23万余所学校、9889万余名适龄在校学生注册学习、接受系统科学的禁毒专题教育,达到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
通过持续努力,我国在校学生涉毒案事件始终处于低发、少发。2020年全国新发现的35岁以下吸毒人员同比下降31.49%,呈现连续下降趋势。
下一步,公安机关将常态化推进校园周边涉毒问题排查整治,清理地下零星贩毒市场,加强娱乐场所禁毒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引诱、教唆、欺骗、强迫未成年人吸贩毒的不法分子,努力创造远离毒品的校园环境,有效遏制毒品问题向校园蔓延。
来源:中国警察网
发布日期:2021-03-28
海捕悬红商务合作
QQ:1004201016
邮箱:renminshangjin@foxmail.com